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科技行者

  • 算力行者

见证连接与计算的「力量」

凯发k8娱乐-凯发娱乐官网 对话新浪魏江雷:没有体育和运动的城市,难称智慧和健康的城市

对话新浪魏江雷:没有体育和运动的城市,难称智慧和健康的城市 -凯发k8娱乐

2018-09-13 09:59
----..---.-...-/--...-.-......./-...-....-..--../-............-.- ----..---.-...-/--...-.-......./-...-....-..--../-............-.- ----..---.-...-/--...-.-......./-...-....-..--../-............-.- ----..---.-...-/--...-.-......./-...-....-..--../-............-.-
2018-09-13 09:59 周雅

谈及中国和全球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之分,新浪网高级副总裁、新浪体育总经理魏江雷脱口而出一组组数字,不遗巨细,看得出来他对这些数字简直太熟悉。而通过这些比较,中国体育产业的一些公认难题似乎也不难回答了:比如为什么国足很久没进世界杯,而冰岛一个小国却以黑马姿态挺进比赛后期。

“中国有14亿人口,但按照田协统计,完成全年马拉松的只有57万人,完成半城马拉松也不过120万人;而亚洲近邻日本,以跑步为习惯性锻炼方式,每周跑10公里的人却有2100万”,魏江雷认为,中国虽是人口大国,却并非体育强国。

同样,“表面看起来是有14亿人的中国进不了世界杯,但多数人不知道,中国的注册足球运动员只有5万5千人”,而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杯上表现不俗的冰岛“全国只有30万人,注册球员却有8万人之多,占国家总人口超过25%”,“如果中国有1亿人踢足球(占人口7%),中国足球就不会是现在的水平”。

从这个角度看,体育产业发展的兴衰,人口基数会起到关键性的指标作用。而承载体育人口,服务市民运动基础的,自然就是一座座城市。但在魏江雷看来,国内城市此方面进展很难称的上迅速——对体育产业的功能定位不足,对体育产业能给城市生活、经济产业带来的积极作用也缺乏足够意识,然而当中的价值无疑是巨大的。

魏江雷分别做了解读,首先是城市健康方面,他也给出了一组数据:据2017年统计,中国的近视眼发病率是33%,全球排名第2,小学毕业生近视率40%,高中毕业生近视率42%,大学毕业生近视率接近90%。更早的一个调研结果表明,中国的孩子普遍在身高、体重方面都领先于日韩,但运动能力却落后。他在后续的演讲中解释,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一代代前赴后继,贡献力量,发展gdp,但是如果身体素质如果跟不上,无疑将会影响市民生活质量,降低市民福祉,最终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样的担心并不为过,根据德勤的一份《2020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中国的血脂异常人数超过1.6亿人,体重超标人数达到7000万到2亿人;骨质疏松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仅此一项每年医疗费用就可能达到150亿人民币,而体育运动对上述问题的缓解无疑是有正面、积极和直接作用的。

而对于城市的经济产业和创业方向来说,体育也价值匪浅。魏江雷举了一个浙江慈溪关于马术的例子,他告诉与会者,“慈溪有一个马术俱乐部,一张年卡35万,可以容纳300人,现在已经卖出去350张”,“新浪主办的慈溪青少年马术障碍公开赛,其中一个孩子最多带了三匹马过来,这对城市gdp发展可以带来深远的影响,”因为有这个马术俱乐部,慈溪在长三角地区正在成为一个马术运动圣地“。现在国内城市非常重视招商引资,希望增加对人才的吸引力,那么,增加城市的体育氛围,是否是一个应该考虑的必选项?魏江雷抛出了这样一个值得城市管理者深思的问题。

刚刚过去的第九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暨2018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创新峰会期间,魏江雷接受科技行者和至顶网的专访,围绕“新体育与城市生活”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video]uu=dfa091e731&vu=6175b43364&auto_play=0&width=600&height=450[/video]

科技行者对话新浪网高级副总裁、新浪体育总经理魏江雷

科技行者:刚刚听了您的现场演讲,请您对体育“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这样一个主题再谈谈感受。

魏江雷:一个健康、智慧城市不应该只是看是否没有环境污染,还要看城市的体育锻炼水平。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到现在,我们做了非常多的事情,像环境保护、交通问题等问题都在一一做出解决,但群众体育发展其实是落下了很大一段的。

在国务院第46号文件中,专门提出了怎么去引导、建议各地按照健康中国的国策去布局相关工作。以这里(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如果目标是变成一个智慧城市,健康城市,幸福城市,那么增加体育设施,对体育产业增加投入应该是必不可少的。

科技行者:刚才您问了一个问题,关于天津滨海新区有没有马拉松。您觉得这样的运动如何深入到城市?

魏江雷:马拉松只是体育项目之一,任何项目都可以帮助群众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减少未来对医疗系统的压力。跑步,篮球、足球,大众参与的运动项目都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至少有一项运动让全民能够参与,能够锻炼。

科技行者:国家在体育产业方面有没有一些具体部署?

魏江雷:国务院在2014年的10月份颁布了第46号文件,说得非常清楚,希望在2015-2025年体育产业能占到总体gdp的5%。2015年,体育产业还只能占0.9%,放眼未来,在政策层面,包括在税收、贷款融资、大公司、大企业甚至政府部门领导层面(身体力行),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科技行者:中国体育产业现在发展整体现状如何,比如发展速度?

魏江雷:从2014年开始,国内体育产业发展步入一个黄金期。之前大部分的赛事都是国家办的,包括俱乐部也都是国家俱乐部。从2014年10月份国务院46号文件开始,非常多的公司,包括我们(新浪)做了很多的群体赛事。

在2014年以前,我们并没有体育产业,当时体育是事业部门。2015年开始,体育才真正步入到体育事业,步入到体育产业层面,从投融资,到体育赛事,这三年体育产业经历了一个比较快的发展阶段。

但发展中也走过弯路,尤其从2016年开始,有一些体育公司违背了体育产业的逻辑,体育产业并不是讲讲融资上市就能做大的。从2014年到2018年,又经历了一个轮回。未来,体育产业更多应该按照商业逻辑,业务逻辑去稳扎稳打。从产业发展来看,目前还是落后于国家对这个产业的希望,也落后于我们整个社会对体育产业的期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科技行者: 尽管(中国体育产业)发展中走过弯路,这么看来整体发展情况还是不错的,而且国家政策也有一些支持,46号文有提到万亿规模?

魏江雷:是的,希望能够达到gdp的5%,但是体育产业如果要用十年时间从0.5发展到5%的话那道路是非常坎坷的。我觉得现在还没进入到快速道阶段。一个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必须依靠政策的扶持,过去三年体育产业并没有享受到太多的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不过从2017年的下半年开始,陆续有26个省市出台了群体赛事的地方性政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科技行者:说到体育产业,在现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商业回报率。国外的一些体育俱乐部的商业开发能力很强,投资回报率较高,相比之下中国的俱乐部商业回报率就弱一点?

魏江雷:大家都觉得体育产业是一个特别赚钱的产业,nba很赚钱,世界杯很赚钱。但是要看到nba已经73年了,北美四大联赛里面,nba还是最年轻的联赛。奥运会超过一百年,我们讲大的体育赛事都是百年赛事,好的体育赛事基本都经过了半个世纪以上,它的回报率确实是很高的。

这也能看出体育产业有它的发展规律,不像互联网企业五年十年可以出一个腾讯,可以出个bat,但是体育产业没有这么快,大家知道像中超已经有24年了,但和国外的赛事比起来还是差了几十年。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国家体育产业)投资回报已经非常高了。

科技行者:有道理。接下来的问题是关于新浪体育的,请您介绍一下新浪体育的业务情况,对产业如何赋能?

魏江雷:新浪体育打造了一个stiip(sports training incubation investment project)的项目,是一个从培训到孵化到投融资的项目。过去三年新浪体育一直谋划推出一些产业培训课程。从2015年开始,新浪开始做环球联赛,我们今年在82个城市有比赛,近六万人参与。我们在2016年推出足球赛事,现在新浪是最大的足球比赛(组织方)之一,覆盖46个城市,近四万人参与。除此之外,我们还做了青少年的马术公开赛,都是中国领域内最大规模的赛事,我们希望把这些经验跟同业者分享。

北大、清华等高校都有体育开发课程,但是体育公司和产业发展的问题不是一周,一个月的学习能解决的,我们自己做了很多方面的业务,做了很多尝试,交了很多学费(有更多的实践经验)。我们的做法是从教育培训开始,成立孵化器去赋能产业。我们有大量相关专家,光是场馆运营,大概就有将近二十个不同的专家帮助从业者解决相关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具体的孵化,帮助一个体育项目从无到有。

科技行者:这让我想到新浪体育的口号“因为热爱”,这个口号的初衷是什么,请为我们解读。

魏江雷:我作为媒体人的话需要口号,从2015年开始,当我们真正响应国家号召进入到体育产业的时候,我们努力做了这些核心赛事ip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新浪体育如何努力让更多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真正参与体育运动。

今年,参与新浪篮球赛事的人将近六万人,四万人参与足球赛事,一千九百人参与马术的比赛,两千五百人参与冰球比赛,这些加起来将近十二万人,明年我们会把这个数字升到二十五万。当年轻人真正参与体育,才能做一个体育人。

科技行者:今天我们在国际生态城市论坛,请您再谈谈城市和体育之间的关系,在塑造新城市面貌方面,体育产业是否能发挥更多作用?

魏江雷:其实大部分的城市没有把体育当作城市发展的核心策略之一。我刚才提到,国家已经做了非常多的经济体制改革,但在体育领域做的事情还不是太多。我也是呼吁一下,城市管理者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一个城市的发展,不光看待这个城市5年,10年的gdp的增长,也要更多的关注一个城市的居民10年,20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如果让年轻的科技人才现在起注重锻炼,让运动形成一种生活方式,让他们为社会贡献更长时间,体育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投资。这也是国家为什么在2016年推出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当然国家战略的发布,和各省市的执行还是有一段距离的,需要我们追赶。

科技行者:您之前从业于it产业,现在又扎根于体育产业,两者之间有没有联系?

魏江雷:体育产业目前还需要做很多基础的工作,让更多的人参与群体赛事,让群体赛事能够推动赛事发展,需要用更新的产品化思维,有更社交性的推广方式。科技手段是不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柱?现在还不是,未来一定是!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一定需要更多的科技手段的支撑。但至少现在,中国需要做的或者各个城市需要做的事情是首先能够致力于发展体育运动,让体育运动能够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甚至是一个省发展的关键。

科技行者: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您个人的,您是体育爱好者,跑步17年,还出过跑步相关的书。您当时坚持跑步的原因是什么?

魏江雷:跑步是和健康、减重有关。运动当然是很难的,本身违背人最基本的习惯,因为人习惯是比较懒散的。所以运动需要坚持,需要能吃很多苦。大部分人运动,都有外界刺激,比如减肥之后别人说好看,减肥之后穿更漂亮的衣服。当你把外界的刺激变成内心驱动,就像四川人喜欢吃辣,不吃就会很难受一样。

所以我希望,运动是因为运动本身,这时候就不再需要别人的鼓励、不需要别人点赞也能坚持,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坚持下来,这是非常关键的,(让它)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科技行者:是的,如果是那样,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注:为便于理解,科技行者针对文字上下文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进行了编辑整理。)

分享至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周雅

miranda
关注科技创新、技术投资。以文会友,左手硬核科技,右手浪漫主义。
推荐文章
----..---.-...-/--...-.-......./-...-....-..--../-............-.- ----..---.-...-/--...-.-......./-...-....-..--../-............-.- ----..---.-...-/--...-.-......./-...-....-..--../-............-.- ----..---.-...-/--...-.-......./-...-....-..--../-............-.-
网站地图